2012年2月26日 星期日

亲爱的安德烈


我看书的框架很小,小得几乎只看畅销书。原因很简单,多人看的书肯定不会差到哪。

这一本《亲爱的安德烈》在几年前也是一本脍炙人口的畅销书。我觉得其成为畅销的原因有几。
第一:当然是“龙应台”本身的名字效应,就像“刘墉”本身就是畅销著作的代表。
第二:这是一本亲子沟通作。(但是,通街都是这些亲子作啦,何以这是原因之一?)因为龙是名人,红遍港台,因此基于好奇、八卦、或是抱着学习而去看书的人肯定多过那些不知么水的作家亲子作。
第三:他的儿子恰好长得不赖,而且有着德国的血统。

而我会看这本书的原因是第一。

龙想进入自己18岁儿子的世界,因此借着通信的方式,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共同写专栏,书信往来36章。我无法想象自己也跟父母用书信来沟通,像龙与安一样,赤裸裸的把各种软弱的情绪瘫在眼前,也绝对不会习惯我的父母像龙一样,大剌剌的把她的母爱坦诚,套句安的讲法,这是一种“kitsch" (中文翻译过来应该称之俗)。我能做,也最常做的是报喜不报忧。

看这本书,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德国人对于自己国家的认知。我以为德国人应该是要有一份满满的优越感,认为自己高高在上的,殊不知从安身上发现了一种压抑的情感。他们或许关心、或许爱国,但是另一方面又要表现得很冷谈,觉得德国不错的这种感觉没有人敢显漏出来。德国学校也很少扬国旗、唱国歌和宣扬爱国主义等。我之后才知道这是纳粹的后遗症。在这以前,正是那种民族优越,不可一世的傲慢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多少百万的犹太族被屠杀、使多少德国青年战死沙场,因此,二战之后的德国人有了一种压抑,是那种刻意与国家保持距离的压抑。学校从小就教纳粹的真实历史,这段战争所带来的伤害,这国家的公民都知道,或许必须这样,德国之前犯下的罪才得以赎回。不过,来到安这一代的德国青年或许稍稍改变了,他们开始讨厌这一种小心翼翼害怕说错话的方式,开始追逐自己想做的,想说的。德国文化如流形音乐、时尚、电影也开始席卷了这个有点闷的国度。或许压抑久了,再坚固的容器也会崩裂。

但是,你知道吗,看了这本书,我发现,德国的教育做得比马来西亚成功的地方在于,政府不会篡改历史、学校给学生上的是公民教育,建立的是孩子看这世界的眼光,所以德国的孩子会知道麦当劳为了生产牛肉大面积破坏了南美的原始森林,而他们的老板口袋塞满了钱,但是付给员工的薪水少得可怜。他们知道这世界的贫富悬殊、知道国家的政治形态、他们会学古典乐、认识各种美学、艺术,而这些在在都是马来西亚教育所缺乏的。
这个国家,甚至不允许拥有批判政治的大学生,别人用尽办法让自己的公民与与时并进,我们国家用尽一切办法闭门造车,利用种种愚民政策使人民变成傻瓜。但是,我庆幸的是,这一切也慢慢地在改变,这里的民智已渐开。

而且,我也发现,原来不只是这个国度的青年有着对未来的迷茫,即使是拥有世界观的德国青年安也一样,迷茫是人生必走的一段路吧。我想不到,我有什么能力去改变这个世界。我质疑,不信任这个世界,对于政客、对于这个世界的制度,法律、教育,我都质疑,我甚至厌恶,但是,我想得到什么,我不知道。我质疑的目的在哪,我也不清楚。而这种煎熬依然持续,找不到终点。或许有一天,这种感觉会麻木,然后就无所谓地隋波逐流,变成我以前超讨厌的制度的掌门人,或许还会斥责那些逾越制度的人。就像我以前会为了考卷上的答案不一样而找老师理论,但现在我鄙视这种行为,这么在意考试分数来干嘛,由得那些教授去打分吧。但问题是,那时候会竭力争取自己认为对、合理的东西,那时清楚了解考试是为了自己;现今则是无所谓,考试读书到底为谁,不清楚,可能最后不过是为了符合制度、符合世俗的眼光。多么孬。

另外,这本书还引起我的省思,面对一些不赞成的老师,偏偏他又掌权的,主宰自己的分数,这时该怎么办?自己和多数人格格不入时,是坚持还是妥协?这令我想到遇到一些与政府相违背的事情,而父母亲又担心你的安危,你的奖学金。这时是反还是不反?失败了无数次的比赛,是继续坚持还是换风景上路?在书上,我虽然找不到答案,但是我却记得这一句话,“我们自己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它对别人也许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地,很重大,很痛”。

我或许可以了解安。了解他的迷茫,了解他坦诚自己或许会成为平庸的人那一刻的心情,了解他的反叛、了解他的苦闷、了解他的kitsch,都了解。这不过是因为我们都处在看似富裕、其实匮乏的年代。













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

全辩征途

当比赛结束,我猛灌了一瓶水阻止眼泪的下流。
但是,还是没有办法。眼泪自动流了出来。我没法控制。
霎那,senior,队友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递面纸的面纸,安慰的安慰,我才强忍眼泪。
不应该在那时候哭的,哭也没用。

全辩的征途,可算胎死腹中。
计时错误,自由辩的时间少了,对辩的时间少了,我们整个架构,观众不清不楚,台下的人也不清不楚。
结果,输了,输了~~
我觉得委屈,很难过,也无法置信。
可是,就这样发生了。
全辩征途,由1月31号至2月19号,不过是一场梦~~
而也是时候该停止追逐这场梦了~~

朋友結婚了

認識了超過20年的老朋友親自送請請帖來,我心中除了滿滿的祝福,還是祝福。 這個老朋友,邀請朋友們參加他的婚宴,不是發信息,而是一通一通電話挨個打。當初看到他的來電,第一反應是不想接電話,哈哈!這應該是大多數人的反應吧?!(還是只有我?)我比較喜歡看信息而不習慣接電話,不管是因爲不...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