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0日 星期三

Magni Stock Analysis for Q3 2022

Magni Stock Analysis for Q3 2022 (Financial Period Ended 31 January 2022)

Not for investment’s advice purpose (無投資建議)

Summary view




 




6年前開始接觸股票時,就聼説過Magni,大家給了她滿好聽的名字:美女。那時大家都說這是好股,但我卻不知如何衡量這是好,是坏?而只懂得用價格來決定。如果股價突然跌很多,就覺得是好股,會買進。這樣的方式有時紙上會獲利,但更多時候是紙上虧損,盈虧完全看運氣。

兩年前Magni一分二之後,價格調低后就開始慢慢買進。此股數量雖是我portfolio的老大,但紙上虧損卻是老二。於是,Q3季報出爐,又再乖乖查閲,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Q3的季報裏,發現ROE ForecastPE Forecast Debt to Cash Current Ratio 都達標。但是dividend (Average of the latest 4 quarter) Profit Margin達標。PE的標準我放得有點苛刻,也就是需要小於8,但是Magni竟然達標了!換句話,現階段來説,股價是低估了。

PE Forecast 方法是 [股價 / (EPSx4)] 。我預估PE并不是用過去4個季度的總數,而是簡單地用這個季度的EPS x 4 。用這種方式,我可以很快速地知道,這個季度的股價是不是高估了?比方,這個季度EPS = 6.15sen,股價 = 191sen,那麽預估的EPS = (191 / 6.15 x 4) = 7.76。股價上上下下,為方便,我會選擇季報發佈當天的閉市股價。

通常PE會使用Sum of EPS of Last 4 quarter,但若前三個季度的EPS很好而現季度的EPS很差,計算出來的PE會被diluted而導致看起來依然達標,所以我才不看過去的EPS。那有沒有可能這個季度的EPS突然很高,直接x 4也會導致PE被拉低許多而造成低估的假象?這有可能,但通常,EPS突然暴漲,股價也會跟著上漲,雖然不知那些投資者如何提前得知消息?於是計算出來的PE會因爲股價上漲而不會被拉低許多。以後若有機會,再看如何優化此計算方式。

接下來看看dividend rate因何故降低了?直接的原因是管理層在Q1 2022并沒有派發股息。當時越南的服裝製造廠因爲covid lockdown,在20210719-2021030停止運作。基於此,爲了維持現金,管理層在Q1沒派息。也因此次的operational disruption,導致Q2的營業額大幅下降,若不是Q2有一筆高達1600萬的gain of disposal of property,當季的net profit只有約200kQ2Q3雖然都有派息2 sen,但是dividend rate還是拉低許多。單單以股息來看,這不達標。股價會逐漸下降,原因也是因爲這幾個季度,covid導致profit下跌。雖然如此,以Overall來看,這股對我來説還是合格,所以并不會考慮賣出。

Magni的季報簡潔,清楚交代盈虧,也是Net Cash公司。目前公司的NTA = RM1.70,也與股價很接近。如果股價低於1.36,也就是能夠達到5%的股息,我會考慮持續買入。

最後,也會看看關於公司前景。In view of unpredictable treat of Covid-19 Omicron variant,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quarter of FYR 2022 is expected to be more challenging than that of equivalent quarter of FYR 2021. While for profit forecast, there was no profit forecast made in any public document and no profit guarantee was received during the financial period。接下來還是充滿挑戰。

2022年3月20日 星期日

複利

小時候看過一則故事。大意是一勇士向國王要求的報酬是在第一個棋格放下1顆稻米,接著第二個棋格放下2顆稻米,第三個棋格4顆稻米,下一個棋格放下比之前多一倍的稻米,以此類推,直到放完64個棋格。國王一開始覺得這樣的報酬太少了,但還沒放完64個棋格,整個國家的稻米都沒了。若是用一塊錢來做比喻,開了(64-1)番后,這錢的數目是天文學數字,也就是2^63 = 9.22 x 10^18 這是什麽概念?我也不知道。一百萬是1 x 10^6, 那麽開了63番后,就是1百萬個1百萬個1百萬。那是什麽?哈哈。

這就是複利的威力。一開始以爲很少,但是經過時間的纍積和利息,數目多得不可思議。不管是賺錢還是欠錢,都一樣。也不管做的是善事還是惡事,纍積的量都不可斗量,於是古人才會說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爲之。放在財務上,也一樣,不以錢少而不理。這錢都是一塊錢開始的,就像要去千里之外,也從脚底的這一步開始。

那麽對於你呢?多少錢才足夠呢?達到多少錢之後,可以告訴自己不是爲了錢而工作,而更是爲了一些抱負、理想、快樂、感恩、滿足等等而工作呢?而要達到那樣的目的,可以每月挪出多少錢投資?

很多人心中可能第一個想法是只要有1百萬,成爲百萬富翁,那麽就能夠不爲了錢工作。但往往有了1百萬之後,緊接著想要2百萬,甚至1千萬等等。很多東西,一開始擁有只爲了生活所需,就像我們需要吃飯來填飽肚子。但是久了,卻忘了 初心,於是這些物質裝置漸漸左右了我們,成爲了我們身份的象徵。吃越好、越有錢、房子越大、車子越大好像就越高貴。物質比不了,就比工作、比兒女、比婚姻幸福。比來比去,還是無法幸福。所以,時刻提醒自己,莫讓欲望如複利般成長,給能給的、取該取得、用該用的、做該做的。當初若設下1百萬,達到了之後,好好觀察自己的欲望,取之回之。

那麽假設今年30嵗,本金1萬,想要達到1百萬,需要多少年才能達到?每個月又該投資多少?簡單一點來説,每月儲存500,投資于每年可以持續獲利10%的東西,27年后,將可達到。當然,這是如無意外的情況,生活裏雖然充滿了各種意外,但是我相信這是可以做到的。

而若是有能力,可以每月投資1000,投資于每年可以持續獲利13%的東西,18年后,將可達到1百萬。

 

我想,該問的是,要如何做到每月持續投資1000,能夠讓人持續獲利13%的東西又是什麽?

我也在以下的鏈接上載了這個複利計算表格。下載后,你可以根據自己所需,輸入數目,然後知道大概多少年可以達到你心目中的數字。愿使用愉快。

https://www.dropbox.com/s/qzetpdjeh0ybezv/compound_interests_calculator_Rev1_20220320.xlsx?dl=0

2022年3月9日 星期三

Inari Stock Analysis for Q2 2022

Inari Stock Analysis for Q2 2022 (Financial Period Ended 31 December 2021)

Not for investment’s advice purpose (無投資建議)

Summary view


持有股的季報公佈后,我都盡量要求自己去查閲,然後把資料輸入Excel,看看這支股票的KPI是否還達標?Excel報告的格式源自鄉下佬兄。

自從讀了水星熊和冷眼的文章后,我很注重股息,ROE和現金流,於是2020 Inari的股價下跌后,就開始慢慢買進。

Inari的市值在我的Porfolio維持前三,也是目前帶來最多紙上盈利的股票。但這一年來,幾乎沒有關注過他的季報,於是趁著空閑時間,乖乖查閲。

Q2的季報裏,發現Profit MarginROE ForecastDebt to Cash Current Ratio 都達標。但是dividend (Average of the latest 4 quarter)沒達標,PE也沒達標。PE的標準我放得有點苛刻,也就是需要小於8In overall,這支股票過關。其中,保持Net Cash的股票也讓我放心,因爲無需擔心債務的利息或周轉困難,令股價大跌。

有了這些KPI之後,就可以計算股票買進或者賣出的價錢 。在達標的情況下,若是股價小於2.42,我會考慮買進,或股價大於6.05,則我會考慮賣出。這個價格,是根據dividend 來計算。也就是說,若是dividend大於5,則股價約2.42sum of latest 4 quarters’ dividend/5),若dividend小於2,則股價約6.05sum of latest 4 quarters’ dividend/2)。這個計算的概念對我來説很方便,參考自埃爾文的書籍。那如果股價一直沒達標,不就買了一直放著?嗯,我之前也有糾結。但是想到可以持續領取股息,而這也是自己投資的原因之一,那麽持續放著也沒什麽不好。除非KPI一直都不達標,那就要考慮放手這支股票了。

最後,也會看看關於公司前景。在這一期季報當中,公司并未説明任何盈利預測。While in World Semiconductor Trade Statistic (WSTS) market forecast on Nov ’21, the worldwide semiconductor market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8.8% in 2022. The Group remains positive on its near-term prospects and believes the momentum for 2022 will continue to be resilient. 所以,在2022,半導體還有成長空間。


朋友結婚了

認識了超過20年的老朋友親自送請請帖來,我心中除了滿滿的祝福,還是祝福。 這個老朋友,邀請朋友們參加他的婚宴,不是發信息,而是一通一通電話挨個打。當初看到他的來電,第一反應是不想接電話,哈哈!這應該是大多數人的反應吧?!(還是只有我?)我比較喜歡看信息而不習慣接電話,不管是因爲不...

Popular posts